“政策+科技”助力大氣防治 多措并舉撐起一片藍天
作者: Guanglv
來源: 未知
發布時間:2018-04-27 10:10
人氣:
【廣綠環保 廢氣處理】為增強民眾“藍天幸福感”,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新階段。在政策和科技不斷加碼的背景下,我們認為,大氣污染防治還需踩準兩點,實現精準鎖定污染源。
“政策+科技”助力大氣防治 多措并舉撐起一片藍天
大氣污染防治既是攻堅戰,也是持久戰。根據業內專家觀點,我國的大氣污染防治過程可大致分為3個階段:敵強我弱、戰略相持、攻堅沖刺階段。如今,全國各地初步告別了敵強我弱的階段,逐步進入到第二階段。
雖然空氣質量與群眾的需求和期望仍然有差距,但不可否認的是,近年來,我國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,政策與監管齊上陣,但大氣治理的成效已開始顯示出來。在“人努力”和“天幫忙”的雙重作用下,各地的良好天數變多,空氣質量等級偏優,藍天漸成常態。
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10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22.7%,重點城市重污染天數減少一半,71%的煤電機組實現超低排放,清潔能源消費比重提高6.3個百分點……這都是五年來我國大氣治理所取得的成就。
就近來看,2017年全國空氣質量也得到明顯改善,以下一組數據則能給出十足的證明:全年優良天數比例78%,達標城市同比增加12個,PM2.5、PM10主要污染物濃度均超5%。
隨著藍天保衛戰的升級,我國大氣污染防治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嶄新階段。作為一項長期且復雜的工程,業內一致認為,新一輪的大氣污染治理要突出精治法治共治,既要有政策保障、技術支持,還必須將具體措施落實到執行層面。
針對大氣污染防治,我國已經搭建起堅固的“四梁八柱”。從《大氣污染防治法》、“大氣十條”的出臺,到各類空氣質量標準的頒布,再到細分污染物排放規范的加嚴,污染物的排放必須先過制度關。據悉,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作戰計劃有望在年內出臺。
4月25日,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上,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透露,重點區域將重點對待。為改善個別地區污染現狀,今年我國將出臺京津冀及周邊、長三角、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。
如同打仗一樣,大氣污染防治這場戰役也是越打越精。在摸準了空氣污染狀況,看清了污染源結構,收獲藍天離不開技術的支撐。如:去年開始實施的重污染天氣成因與治理攻關專項,科研機制的正式建立,發揮了良好的作用。
日前,生態環境部印發《關于推薦先進大氣污染防治技術的通知》,決定在非電、VOCs治理、機動車尾氣治理、惡臭治理技術等7個領域征集大氣污染防治技術,旨在推廣先進的技術路線。
另外,依托技術支撐,“科技治氣”也是未來大氣污染防治的趨勢之一,呼喚更多的智慧解決方案。如:哈爾濱借助衛星遙感、無人機、地面監測站,建立一體化環境質量感知體系,天地空同時發力“鎖定”污染。
綜上,在政策+技術的助力下,鎖定固定污染源和移動污染源,科學落實則成為大氣污染“精治”的堅實后盾。具體而言,大氣污染防治還需踩準以下兩點:
其一,從理念來看,認清打贏藍天保衛戰,需要一天一天保、一微克一微克摳、一座城一座城守。雖然“大氣十條”目標圓滿實現,但大氣污染防治依然任重道遠,必須久久為功,拒絕“短頻快”。
其二,從主要措施來看,為加快產業結構、能源結構和交通運輸結構調整,整治“散亂污”企業,大力推廣清潔可再生能源,強化機動車尾氣治理;要列出清單,明確目標,從嚴執法,全民參與。